我們生活的大洲——亞洲——亞洲各地理要素之間內在聯系作者:邯鄲市翰光學校網址:http://www.tjgwgt666.com/ 重要知識點及考向匯總 1.位置對氣候的影響 緯度位置:11°S-81°N,跨緯度最廣,地跨熱、溫、寒三帶,南北氣溫差異大,氣候復雜多樣。 經度位置:東西距離長,東西降水量差異大。 2.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亞洲內陸地區距海遠,山地、高原阻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,導致內陸地區降水少,氣溫變化大,大陸性氣候面積廣大。 3.海陸位置對氣候的影響 亞洲地處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東部,東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——太平洋,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,東部和南部冬季盛行偏北風,夏季盛行偏南風,導致亞洲季風氣候顯著。 4.地形、氣候對河流的影響 (1)地勢決定河流流向:亞洲地勢中部高、四周低,河流呈放射狀分布。 (2)氣候影響河流水量 ①亞洲氣候季節變化明顯,河流水量呈季節性變化。 ②亞洲不同區域氣候不同,河流數量多少及流量不同。 5.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 亞洲季風氣候顯著,溫和宜人河網密布,導致在亞洲東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區人口稠密。 6.氣候對植被的影響 學習方法 地理學習的支柱——教材的理解 1、依綱據本,掌握地理原理、規律?! ?nbsp; ①先將書讀厚:在書上作讀書筆記,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點?! ?nbsp; ②再將書讀?。簩⒅R整理歸納形成主干,構建自己的“思維導圖”?! ?nbsp; 2、利用課本,學會舉一反三,做到舉一反三,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。 3、利用課本總結和歸納,掌握地理學習的規律。如:區域地理(大洲或國家):位置、范圍、人口、地形、氣候、河湖、資源、工農業、交通、城市?! ?nbsp; 二、地理學習的學法——學習區域地理特征的思路和方法 1、首先弄清區域范圍和位置,這是分析區域特征的前提,也是區域特征重要成因。地理位置主要從半球位置、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等方面描述; 2、充分利用地圖,樹立明確的空間觀念,有利于對區域特征的掌握和成因分析。地形特征主要從主要地形類型、地形分布、地勢特點等方面描述;氣候特征主要從氣候類型多少、氣候分布特點、主要的氣候類型等方面描述。 3、學會以人地關系為主線,可持續發展觀念為指導,分析區域經濟發展的趨勢和前景。掌握地理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,任何地區和國家都是相對較完整的地理區域,各地理要素之間相互聯系,形成各區域的地理特征。 三、地理學習的靈魂——地圖的利用 1、學會讀圖 ①先讀圖名②看清圖例③讀取地理信息④聯系實際 2、學會變圖 ①圖圖轉換(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)②圖文轉換 3、學會用圖 ①用圖歸納總結地理規律或特點②用圖記憶,甚至畫圖 這樣你會發現你開始“腦”中有“圖”,“心”中有“理”了,地理不再是單調的文字。相信經過努力,同學們一定會喜愛地理并學好地理的。 習題精練 讀“亞洲地形分布示意圖”和“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",回答問題。 亞洲地勢中部高,四周低。中部地形以 和山地為主,四周分布著較低的 和高原。 (2)受 (地形或氣候)的影響,亞洲的大河多發源于 (東部或中部或西部)地區,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;青藏高原因海拔高,形成了獨特的 氣候。 (3)②③④三種氣候類型的分布,體現了亞洲 (季風或海洋性)氣候顯著的特點。亞洲各種氣候類型中,序號⑤所代表的 氣候分布面積最廣。 (4)受 位置的影響,①→③→④平均氣溫逐漸降低; 受海陸位置的影響,④→⑤年降水量逐漸 。 【答案】 (1)高原 平原 (2)地形 中部 高原山地 (3)季風 溫帶大陸性; (4)緯度 減少 邯鄲市翰光學校地理老師總結我們生活的大洲——亞洲——亞洲各地理要素之間內在聯系 附:文件下載 |